中大新闻丨传承红色基因 扎根中国大地

发布人:紫荆教育 编辑:中大紫荆教育 发布日期:2022-04-27

 

  中大新闻网广州427日电(记者蒋静、李建平、邱清萌)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4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山大学师生认真学习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努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坚持党的领导 传承红色基因

  中山大学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近百年来,始终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各个阶段赓续红色血脉,培养一流人才。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山大学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国之大者,进一 步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传承以马克思主义为底色的深厚红色基因,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办学,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新格局,探索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径。我们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高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为党育人,与时俱进为国育才,坚持党建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能担当时代重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路。中山大学自建校起,就是一所具有鲜亮红色基因、光荣革命传统、爱国奋斗精神、追求卓越品格的大学。中山大学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革命与建设事业过程中赓续红色血脉,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广大师生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上不断探索、勇攀高峰,创造了新的业绩。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山大学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中大故事,努力培养更多创造性、复合型的优秀人才,为推动实现广东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中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办好思政课程 培养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现场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他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中山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葛奕昕说:作为要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医学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我感触深刻。25日下午,我聆听了陈春声书记给我们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第一课。陈春声书记讲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国共产党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应对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让我深受震撼。今天乡村振兴同样少不了医疗这一环。现在我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将来我要下乡开展医疗对口帮扶工作,让农村人看得了病、看得起病,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出自己的一份力。

  从2015年起,中山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每学期都走上讲台,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学校领导的标杆作用,各院系党组织书记、院长、系主任也结合自身学习党史的所思所悟,走上讲台为学生开讲思政课,从打动人的故事讲起,让思政课程起来、课堂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如何评价思政课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根本标准,为我们如何办好思政课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浩教授说:要办好高校思政课,首先,要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深刻认识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其次,要适应教学环境和授课对象的发展变化,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再次,要深刻认识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切实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做好大先生 培育接班人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经师人师的统一者。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受鼓舞。我们附属医院要更加积极参与学校医学人才的培养,发挥附属医院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说:我们要在研究型医院的建设中,医教研协同发展,让学生在抗击新冠疫情等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医德教育,培养一支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专业卫生人才队伍,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医疗人才。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肖智勇曾深度参与我国嫦娥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任务。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中青年教师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我备受鼓舞。中国深空探测事业的历史是一部党领导下的艰苦创新、自力更生的奋斗史,涌现了一批批心怀国之大者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作为中青年教师,我要向老专家们学习,树立为党为国育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向成为大先生的目标不断努力,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做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回答时代之题 彰显中国之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大学发展必须扎根中国大地,这是中国大学发展之根、之魂。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徐俊忠说道。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的中国大学发展指出了清晰的道路,使扎根中国大地的要求变成具体的实践性指引。我们一定要学好悟透这里面的道理,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革措施,转化为办学实践和学术方式的自觉。唯有实现这一转变,中国的大学和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实现世界一流之梦!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杨小柳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做回答时代之题、彰显中国之理的大学问,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殷切期望。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一员,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是时代的需求,更是时代的机遇,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这套大学问,需具备回答中国之问的高度自觉性,将注重实际 实事求是的研究准则贯彻始终,更要有回答世界之问的格局和气魄。

 

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他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郑鸿祥前不久获评“2021年度广东省最美志愿者。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勉励与教诲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前一阵,我组建了中山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宣讲团,我将努力弘扬与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将专业所学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付诸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进程,以生态和环境视角服务乡村振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还特别提到了要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金源倍受振奋,他说:卷帙浩繁的古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字见证,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作为一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我深刻认识到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往圣继绝学,更要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在学习中增进本领,增长才干,践行使命,自觉传承、发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中的复兴栋梁与强国先锋!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20级的硕士研究生赵悦鑫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受鼓舞,作为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青年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我们要深刻理解自己身上肩负的时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党员,我要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汲取力量,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传承红色精神,心怀国之大者,以国家之需为己需,以国家之任为己任,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